实现“吃蟹自由” 江苏兴化蟹农开启水上春耕

2023-04-17 21:44:14   来源:泰州新闻网

春季对于螃蟹养殖来说,是最关键的时期,投苗决定着来年一年的养殖产量和效益,在江苏兴化安丰镇的蟹塘里正在进行着水上春耕活动,养殖户们带着对收获的期待,开启新一轮的劳作。

兴化蟹塘完成放苗作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希望今年大家吃上的第一只大闸蟹是我们兴化的。”三月,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的蟹农们基本完成兴化大闸蟹的起苗、放苗工作,养殖户朱春霞是兴化市农佳慧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副社长,他正和蟹农们一起,检查着刚刚完成投放的蟹苗情况。

朱春霞从事水产养殖已经有20年了,他所在的农业种养合作社有超过2350亩蟹塘,目前,放苗作业已经基本结束,他说:“投苗已经结束了,现在大闸蟹基本到了第一次蜕壳的生长阶段。”

大闸蟹,是中华绒螯蟹的俗称,一般要经过5次蜕壳才能成熟上市。朱春霞把蟹苗投放密度控制在每亩1600只左右,因为投苗的密度决定着螃蟹的产量和品质。朱春霞介绍:“在投苗前,我们需要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维护蟹塘水质,挑选高质量苗种,这些准备工作很重要。”

好水才能出好蟹

养殖和耕种一样,是季节性很强劳动,每年开春,螃蟹养殖户们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养殖,直到中秋前夕,大闸蟹上市售卖,经过两到三个月的销售期,最后做蟹塘管理和维护。蟹塘的水质管理,对养殖户们来说尤为重要。

维护水质,远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朱春霞说,影响水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水的酸碱度、溶解氧、亚硝酸盐等指标,都决定着水产养殖产出的品质。“只有好水,才能养出好蟹。”朱春霞说,“要保证水质清澈,溶氧值高,这样螃蟹的长势才会更好。”

新一轮的保养要从清塘开始,因为经过一年的养殖,河蟹塘底层环境可能会发生有毒化、酸化,清塘的目的,就是改善底层环境,为来年的养殖打下基础。朱春霞往往会在清塘和保养水质的环节上多花时间,他说:“就和住平房还是别墅一样,提供好的生长环境,让大闸蟹产量和品质都有保证。”

生态养殖,绿色发展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兴化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境内湖荡密布,河道纵横交织,在水产养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兴化市安丰镇内的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14万亩,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养殖和生态两手抓。朱春霞说,生态养殖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养殖意识。

“作为养殖户,我们需要保证蟹塘水草布局的合理性,人工调节水草密度,并利用适当的微生物技术,提高蟹塘的水质,达到螃蟹最适宜的生长需要。”朱春霞介绍,目前蟹塘的平均亩产维持在240斤到260斤之间,“全年的收成不错,达到亩产260斤,希望今年的收成更上一层楼。”

生态养殖,意味着在水体的调控和观测上要多下功夫。稍有不慎,就容易让大闸蟹出现疫病,造成损失。朱春霞说:“水产养殖越来越难了,从养殖到生态养殖,我们走了很多条道路,目的只有一个,养出高品质的大闸蟹。”

万亩蟹塘,倒映着晚霞的影子,放眼望去,像一首流动的春天诗。朱春霞表示:“养殖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生态的保护,不只是实现绿色化养殖,还保证蟹塘的环境,吸引游客观光。”

实现“吃蟹自由”

作为全国河蟹养殖第一市,兴化市河蟹养殖早已经成为当地的民生产业,光是安丰镇大闸蟹养殖,年产值就超过13亿元。朱春霞介绍,蟹塘平均每亩的投入成本为7500元,销售上市的大闸蟹能卖到每斤40元以上。

放苗、饲养、起网,每一年都是重复。朱春霞说,一想到初秋就能见到成熟的蟹上市,他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满干劲。兴化大闸蟹在国内的地位有多重要呢?朱春霞说,在全国交易市场上,每8只生态大闸蟹就有一只来自兴化市,每年螃蟹销售季,市场上最早一批大闸蟹也来自兴化。

而他来年的目标是,争取把亩产量做到三百斤,实现更多人的吃蟹自由。他说:“兴化大闸蟹已经成为大众食材,价格逐渐亲民。作为曾经的贡品蟹,已经成为国人餐桌上不可替代的一道菜。”

傍晚时分,和朱春霞一样的养殖户们仍守在蟹塘,他们用未来五个月的守候,让肥美的蟹代替祝福,传进千家万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