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看:赵惠文王时_赵惠文王

2023-06-05 14:34:52   来源:互联网

1、首先,赵惠文王唯才是举,用人不以人的出身贵贱为转移,这是贤明君主的突出体现。

2、蔺相如本来是赵国宦者令(宦官的头目)缪贤的门客,可谓地位卑微,就连后来与之同殿为官的廉颇都鄙视他“素贱人”,并且“不忍为之下”。

3、而赵惠文王却不计较蔺相如的出身,当他从缪贤的介绍中得知蔺相如是“勇士”、“有智谋”以后,马上召见,经过面试,印证了缪贤的评价,确信蔺相如有勇有谋,能不辱使命,于是当即委以重任,“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资料图)

4、最后还封蔺相如为“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5、与此相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半部分记述的赵惠文王重用赵奢的故事也能反映赵惠文王唯才是举的品格。

6、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因大公无私,英勇善战,赵惠文王就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7、如此爱惜人才,重用有才之士,赵惠文王堪称“明君”。

8、 其次,赵惠文王善纳忠言,从谏如流。

9、这是成为一个贤明君主的必备条件之一,历史上的贤君圣主大都是以此闻名。

10、赵惠文王在为秦王要以城换璧而左右为难之际,能听取宦者令缪贤的推荐,召见蔺相如,并接受蔺相如的建议,“宁许以负秦曲”,争取了主动。

11、在渑池会前,赵惠文王“畏秦”,不想去参加。

12、廉颇蔺相如进谏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13、”赵惠文王就接受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意见,不顾个人安危,去赴渑池会。

14、廉颇又提出为了断绝秦国扣留赵王作人质来要挟的念头,如果赵惠文王“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15、赵惠文王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16、在个人安危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刻,赵惠文王能虚心听取臣下的谏说,以国事为重,确实难能可贵。

17、 同时,赵惠文王的纳谏,并不是没有主见,而是经过比较分析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18、《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半部分记述秦伐韩时,针对是否救韩的问题,赵惠文王召集群臣商议。

19、“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20、’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

21、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22、’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23、”结果大获全胜。

24、另据《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赵惠文王打算出兵攻打燕国,苏代对赵惠文王讲了“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以劝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25、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26、于是,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27、这些都证明了赵惠文王不是刚愎自用,而是从谏如流的特点。

28、 第三个方面,赵惠文王对臣属赏罚严明,有理有节。

29、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有战功,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卿。

30、蔺相如完璧归赵,不辱使命,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大夫。

31、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惠文王又封他为上卿。

32、而宦者令缪贤有罪,想叛赵投燕,这本是杀头之罪,当缪贤知错悔改而“肉袒负斧质请罪”时,赵惠文王就赦免了他。

33、如此赏罚严明,确实表现了一代明君的风范。

34、 由此可见,战国后期赵国之所以能和秦国长期抗衡,不仅因为有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勇将和贤相,更是因为有赵惠文王这样的明君。

35、正是他继承了赵武灵王的基业,广召天下有才之士,从谏如流,赏罚严明,才使得本来弱小的赵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与强秦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36、因此,可以说赵惠文王堪称一代明君。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